国际银河线路检查中心(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百度百科

国际银河线路检查中心

【党史学习教育】我心目中的物理教研室

发布人:王希成发表时间:2021-06-29点击:

我心目中的物理教研室(续)

周汉明

2007年按学校的征文要求,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我心目中的物理教研室》,收录在《难忘山下前行中国地质大学改革发展30年纪念文集》(主编:郝翔、张锦高,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一书中。文中回忆了地院南迁武汉之初,物理教研室的一些人和事。今天借此机会再回忆教研室的一些人和事,算是前文的续篇吧!

一、物理实验室的奠基人林良楼教授

林良楼教授,1933年生,福建泉州人。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分配到北京地质学院物理教研室,长期从事物理教学和科研工作。教授普通物理”“水流场物理实验等课程,主编《基础物理实验》(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年)《普通物理实验讲义》等。长期担任中国地质大学物理实验室主任,对物理实验室和物理实验课程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物理学家密立根在192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说:“科学是在用理论与实验这两只脚前进的,有时是这只脚先迈出一步,有时是另一只脚先迈出一步,但是前进要靠两只脚。先建立理论然后作实验,或者先在实验中得出新的关系,然后再迈出理论这只脚,并推动实验前进,如此不断交替进行。”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现代高新技术的基础。本身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为物理学的发展创造条件,同时也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打下基础。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已被应用到所有自然科学领域,并且一定意义上是当代自然科学中最可能获得丰硕成果的领域。

大学物理实验课是高等工科院校学时最多的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也是课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实验课程。全课约六十学时,分两个学期进行,训练是多方面的,内容非常丰富。

(一)培养实验队伍—知人善用

实验队伍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实验室工作人员(即实验员),其二是实验教员(包括专职与兼职)。

由于迁校的原因,一批老实验工作人员,有的调回北京,有的转到其他工作单位,留下的只有一位。从1976年底开始陆续分配来一些青年同志,他们是周惟公、胡春、黄宏伟、陈汉、唐小民、于莉萍、陈玉华、柳京凤、程海燕、刘翠兰等,加上原地校的段频芬、吴雪梅。这些同志的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经历、接受能力等方面都不相同,极待培养。从近期考虑要能胜任本职工作,从长远考虑要获得大专以上学历,晋升职称,更好地开展实验室工作。林老师的方法有四:

1.成立实验室工作小组。选出周惟公为负责人,后来经过组织程序,任命为实验室副主任,与林老师密切配和,专门管理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实验室,包括分工、考勤、值班、清洁卫生,仪器保养、基本维修,对外联系等等。周惟公不负众望,全心全意努力工作,井井有条,卓有成效。多次受到学校和基委的表彰,成为林老师的得力臂膀,用林老师的话说,就是起到了母鸡带小鸡的作用。

2.搞好本职工作。规定每个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本实验室的仪器性能、基本维修,仔细做好实验,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林老师亲自批阅、讲评、表扬优点,提出改进意见,能保障实验课顺利进行。

3.邀请在北京的原北京地质学院的老实验室工作人员金振声老师(精通仪表维修)到武汉地质学院开设讲座,对他们讲解仪表原理和维修知识,提高技术水平(二次)。

4.鼓励并支持他们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有的随本科生听大学物理”课,有的考上电大、夜大、函大等学习,获得学历。后来全部顺利晋升中级职称,有的获得高级职称(高工)

经过各种措施培养出一支素质和技术水平都较好的实验室工作人员队伍。

(二)培养实验教员—严格要求

武汉地质学院建院之初,物理实验室是物理教研室的一部分,大部分教员既讲理论课也带实验课。普遍存在重视理论,轻视实验的思想和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林老师明确规定:凡带实验课的老师每学期开课之前,必须到实验室认真备课。做好每个实验,测出数据,写出实验报告,考虑好实验思考题,实验课上能迅速排除学生做实验时出现的仪器故障,解释各种实验现象(包括异常现象)等。而且林老师开课之前,组织实验教员详细讨论每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原理、实验步骤、数据测量、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等。实验课的每个环节,每个教员必须做到标准统一,不宽不严,理论上清楚明白,操作上熟练技巧。林老师还针对教员存在的问题编写《物理实验课教学指导及数据标准要求》等重要资料,对教员帮助很大。几年下来,培养出一支认识统一,水平较高,胜任实验教学的实验教师队伍。特别是对专职实验教师的示范性培养,花了很多心血。当林老师退休后,物理实验室能众望所归,非常顺利地产生新一代物理实验室主任汤照老师。1981年林老师荣获湖北省教委先进教学工作者”称号。

(三)增添实验设备—主次有序

高校物理实验设备是实施物理实验教学的载体,从实验设备的地位来看,如果仅有好的教师和课程,而缺少与之相应的设备平台,势必使实验教学难以获得实效,反之拥有了更好的硬件设备,必将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

回想1975,一声令下,“专列南迁,先迁人后迁物,当年迁校当年招生。兵马已到,粮草未行。1976年春,面对已经到校的75级学生,“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无法开出合格的物理实验课程,林老师好不尴尬。急得像热锅蚂蚁,买不到,借无门,只得东拼西凑,甚至跑到旧货商店,废品公司去寻找货源”,汉口单洞门废品公司,六渡桥永安市场旧货商店都是林老师常去的地方。买回一些修理工具如锉刀、锤子、插塞式电阻箱等等,都如获至宝。在开出氢光谱实验时,因为缺少氢光管和高频感应发生器,只得把两张大实验台拼在一起成一个正方形平台,中间摆放一个氢光源,四周放六台分光计,12个同学(两人一台仪器)围在一起共用一个氢光源实验。其相互影响,缺少操作机会,效果欠佳是可想而知的。

直到1978,南望山新校区最早建好的教一楼和教二楼落成,教一楼一至五层全是教室,有大有小,可分别提供两个班、四个班、八至十个班学生上课用。教二楼则全部安排数学、物理、化学、外语、测量等教研室的备课室、办公室和他们的实验室,所以也称基委楼。这里插叙一景,为了迎接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学生入学,赶工期,教一楼教二楼建好了,还未修水泥路。南边的水工楼、物探楼,北边的地勘楼尚未动工,西边的大操场处还是一片鱼塘,四周都是黄土地,起风满天尘土,下雨遍地黄泥。雨天上课学生从54号楼向东走,老师从职工宿舍向西来,毫无例外都是两脚泥土。为了不污染教室和楼道,都在教学楼的台阶上和楼檐下使劲跺脚,噼噼啪啪像鞭炮声响,还把腿前踢后甩,一不小心把黄泥甩到前后的同学身上,引起一阵笑声。就这样“鞭炮”声与笑声交混回响,十分热闹。

随着学校的发展,经费也比较充足,实验室的设备逐年增多。林老师购买设备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遵循四优先四慎重原则。即基础性的优先,提高性的慎重;通用性的优先,非通用性的慎重;性能稳定的优先,新产品慎重;直观的优先,非直观的慎重。数量上的目标也很清楚,物理实验课要独立设课,实验课上一个学生一套仪器。要求每个学生班分为两个大组,每组约15--17,即每个实验需15--17套仪器,防止仪器损坏,一时难以修复,每组按20套准备。配合物理课的内容,分为力学、热学、声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学等实验部分。每套仪器至少需要5--6个部件组成,甚至十多个部件组成。每个学生一年要做二十多个实验,需要增添的各类仪器、仪表、配件、耗材是很多的,林老师都能和其他老师一道主次分明有条不紊地详细列出计划清单,交设备处统一购买。实验室的面积也逐年扩大,从基委楼四层、五层的全部扩展到三层、二层、一层的一部分。到九十年代末,各类设备总资产已达数百万元,物理实验室己能开出四十多个实验,每个实验二十套仪器,供上课选用。

(四)建设实验教材—求新务实

实验课的教材既是老师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实验课的依据。但实验课教材与一般理论课教材有很大的不同,既要有原理介绍,又要有动手操作,即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通常每个实验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介绍、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注意事项等。实验课的内容又必须与本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状况相协调,即有什么设备做什么实验。另方面物理实验课开出的实验都是按照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工科院校物理实验课程基本要求安排的。由于各校的实验设备不完全相同,各校开出的物理实验只能大同小异。所以并无统编的物理实验课教材。有条件的院校都是自编自用,直接使用外校编的教材不大可能。林老师为了实验课教材求新务实,煞费苦心。

1975年迁校,招收75级学生,1976年春天上课,只能油印一部分教材救急。以后每两年修改一次实验教材,一方面在内容上增加:即增加实验个数,同时增加每个实验的份量,对实验内容不断更新,精益求精,反复修改;另方面出版质量不断提高,从油印到内部铅印,最后于1990年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主编林良楼、张待勉,参加编写的有林良楼、张待勉、冯肇全、洪德乐、王玉兰、丁毓常、魏文芹、孟宪章、罗瑞芝等。周汉明“审阅了全稿,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15年磨一剑,林老师工作之艰辛,意志之坚定,基础课成果之不易,可见一斑。

二、物理教研室的开拓者张待勉教授

张待勉教授,1931年生,江西省武宁县人,1957年中山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因工作需要,提前于当年2月分配到北京地质学院物理教研室任教。1975年隨学校搬迁到武汉,1992年退休。

张待勉教授迁汉之后,长期担任物理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之职,在武汉地院建院之初,对物理教研室师资培养和提高,教研室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联合委托代培物理师资

1975年北京地质学院南迁,由于种种原因,师资奇缺。1977年恢复高考首届招生,经湖北省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武汉建材学院、武汉测绘学院、武汉工学院联合委托华中师范学院代培物理师资班。张老师在四院校与华师及省教委协商过程中,不辞辛苦,多方奔走获得成功。当时因为“华师”同样缺少师资,需四院校分别派出一部分任课老师。张老师又精打细算,深入做工作,克服武汉地质学院师资困难,先后抽调两位老师前往承担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1981,代培班毕业,张老师挑选了三名毕业生来地院任教。

(二)海纳百川—培养新生力量

1981年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恢复高考后的首届毕业生,在校系领导支持下,这一年分配来11位新同事,他们是武汉大学物理系7位:谭季麓、左谨平、武文、何沙、林旭光、彭金林、宋如王;华中师范学院物理系3位:程永进、姜大华、杨泽群;长春地质学院物理师资班1位:孟大维。接着从1982年至1986年陆续分配或调入12位年轻人,他们分别是武汉大学物理系的王泰民、李忠孝、舒本达;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的司书义、汤正;四川大学物理系的罗中杰、李铁平、魏有锋;华中师范学院物理系的汤照、罗端芝、李爱民;华中理工大学物理系的龙光芝等。这二十多位年轻人的到来,基本上解决了物理教研室的师资缺乏问题,为物理教研室的发展提供了人力基础。

这批年轻人极需培养,尽早通过教学关,他们的年龄、经历各不相同,特别是77级、78级的毕业生差不多都经历上山下乡,劳动锻练,年龄有的相差十多岁,应尽早登上讲台,既是工作需要,也是他们的愿望。张老师既严格要求,又大胆使用。经过1-2年的辅导教学工作,分别先后试讲合格后,走上讲台。这些同志也热情很高,尽心尽责,努力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三)自办物理师资班—提高教师水平

大学里的任何专业要发展,必须招收本专业的学生。我校各系许多专业已经走在前面。武汉地质学院物理教研室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努力建设,汇聚和培养人才,已经有能力招收自己的学生了。在校、系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多方努力,于1987年招收了首届物理师资班。对这批学生,张老师严格按照师范院校物理系的标准培养。除了外系承担的课程外,动员和鼓励教研室的中青年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先后开出了十二门基础物理课程和理论物理课程,分别是:力学(左谨平)(括号内为任课教师,下同)、电磁学(丁毓常)、光学(姜大华)、理论力学(谭季麓)、电动力学(高明忠)、热力学统计物理(程永进)、量子力学(武文)、固体物理学(李忠孝)、原子物理学(魏文芹)、物理学史(王泰民)、科技英语(汤照)、物理实验(林良楼等),并安排了教学实习(给学生讲物理课),在导师指导下书写毕业论文、论文答辩等。

首届师资班,物理教研室所开出的十几门课程,不仅是新开课程,而且是开新课程。经过几年努力,不仅为国家培养了人才,更重要的是锻练了队伍,大幅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年和学术水平。传承下去为后来诞生物理系,成立新专业,招收研究生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张待勉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干事,老老实实做人。一心为公,不计个人名利;乐于助人,甘当扶花绿叶。在武汉地质学院建校之初,率领老同志边教学边建设,撑起了物理教研室的一片天地。我们十分怀念他!







作者简介:


周汉明,男,汉族,籍贯湖北,19384月出生,19627月参加工作,19985月基础课部退休,教授,曾任地矿部物理课程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暨武汉市物理学会理事、地大(武汉)物理教研室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